一、为什么水库在洪水来临之前没把水放掉?
问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可能真的不了解我背后付出的努力!
要知道,抵御洪水,是我的首要功能;守护流域安澜,是我的神圣职责。每年汛期,我的“智囊团”都会密切关注天气形势,深入分析研判,开展科学调度。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富水流域1到6月降雨较多年平均偏多57.6%,来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多76.1%。在4月和5月,我两次开闸预泄,累计腾出1.8亿立方米库容。入梅之前,我又通过满负荷发电的方式,将水位消落至49.35米,低于溢洪道底板高程0.93米,低于控制运用水位4.65米,预留库容2.64亿立方米,为迎战洪水做足充分准备。
入梅前的富水水库闸门底板
“那为了拦蓄洪水,是否预泄越多越好?或者干脆提前把水库放空呢?”这个思路,是错的!我不仅能防洪,还承担着富水灌区上万亩农作物灌溉,以及下游群众生活供水,库区生态旅游、水力发电等重要任务。如2022、2023等年份,富水流域遭受严重旱情,正是我及时向下游输水补水,全力保障了灌区粮食安全。
因为天气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提前把水库里的水放光,一旦后期涝旱急转,那田地里的庄稼就会遭殃,人们基本饮水都成问题。
二、下游受灾主要原因是水库泄洪?
当然不是!
主要原因是今年梅雨期雨势猛、历时长,短时强降雨破坏力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富水流域极端恶劣天气多发。据统计,梅雨期库区最大24小时降雨量133.7毫米,最大72小时雨量237.7毫米,水位24小时(6月22日14时—23日14时)极速上涨3.96米。库区洪水最大72小时洪量为4.95亿m³,而我的“消化能力”仅2.81亿m³,可见我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关键时刻,我除了拦蓄洪水,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对洪水进行削峰,尽量降低洪水的破坏力。削峰是指经过科学控制下泄流量,延长放水时间,从而削减洪水量级。如21-23号的强降雨期间,最大入库流量为4067立方米/秒。有了我的调节后,洪水大部分收纳库中,最大下泄流量为1519立方米/秒,相当于把洪峰削减了63%,极大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我的拦蓄和削峰,数亿方洪水将会直接奔涌而下,富河沿线村庄乃至阳新县城将遭受致命的洪灾打击,后果难以想象!
三、为什么今年会出现7孔闸门泄洪的情况?
这里要向小伙伴们科普:水库调度是一项技术性强且复杂的工作,开闸泄水并非想泄就泄。开几孔闸门、泄多大流量需要科学的数据支撑。通常考虑的因素是:上游来水量、流域未来降水量、水库当前蓄水量和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在调度过程中,动态评估成效,科学精准研判,既要减轻上下游洪水灾害,也要防止水库垮坝等风险。
今年梅雨期开启七孔闸门泄洪,主要考虑有两个方面:一是据预测梅雨期将有多轮强降雨来袭,必须提前预泄,腾空库容。预泄时,水库水位不高,七孔下泄流量与高水位两至三孔泄流量相当。二是富河入江的富池口大闸外,长江水位入梅后上涨趋势明显,但仍低于富河入江口水位,要抢抓时机排水入江。一旦富河受到外江顶托,将变成两头封闭的“水袋子”!
从最开始的6月23日10时开启4孔闸门泄水,到24日8时7孔闸门泄洪,再到7月1日10时降至2孔闸门。每一次调度,我的“智囊团”会根据天气情势与上下游情况,立足富水流域整体安全,深入分析研判、努力把洪水灾害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