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湖泊新闻 > 河湖长制

三山湖变清记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1-01-18

 

   (黄石日报记者 张瑾  市商务局 谢西点“阿嚏……”小寒刚过,三山湖边,一声清脆的喷嚏声还没传开,便淹没在寒风的怒号之中,正在湖边巡视的詹练斌揉了揉冻得通红的鼻尖,哈哈一笑:“真清爽啊!”

    记忆中腥臭的味道逐渐褪去,现今的三山湖清丽秀美,空气中传来淡淡泥土的味道,令詹练斌精神为之一振,如今的他也早已转变身份,不再是打鱼人而是揪出非法捕鱼的守湖人。
    从打鱼人到养鱼人再到守湖人,詹练斌身份的转换,何尝不是三山湖生态变迁的轨迹。
    三山湖位于黄石的西北面,横跨黄石、鄂州两市,其中近半湖面位于黄石片区的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詹练斌所在的黄岗村就是临湖的村庄之一。
    因靠湖,自古以来黄岗村村民多以打渔为生。及至上个世纪80年代,养鱼之风盛起,家家户户插杆围网,将偌大的三山湖分割为一个个小绿格,网起来的是村民越来越鼓实的荷包,漏下去的却是三山湖一日日恶劣的水质。
    2016年,三山湖的水质被检测出负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打响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变得迫在眉睫,“河长制”管理之网的织就正当其时。
    也就是在这一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意见》的实施,三山湖市、县、镇、村、组五级湖长制治理体系逐渐构成。
    紧接着,区·镇湖长办与33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签订了湖长制责任书,各村(社区)与464名村庄理事会会长签订了湖长制责任书,各村村庄理事会与又农户签订了19000余份湖长制承诺书,层层加压,级级落实,加快了湖长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这可不是随便签签字了事,而是各个都有责任,人人都有任务。”还地桥镇河湖长办主任郭海波说,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从源头上截断污染源。
    按照 “竹不留一根,网不留一片,环三山胡一片碧波无际”的整治目标,三山湖持续开展拆围工作,拆除的水面围网围栏便有一万余亩。
    同时开展“清四乱”行动,突出抓沿河违建、河道采砂、非法捕鱼、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等“五项整治”,共拆除涉水违建4起,拆除面积252平方米。
    铁腕手段之下,三山湖迅速大变样,摆脱被绿格格的围网圈住的窘迫,三山湖终于露出了波澜壮阔的真容,如詹练斌这样对三山湖熟悉的渔民,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抓非法捕鱼的守湖人。这样的转变让怎能不让人欣喜!
    更令人高兴地是,三山湖的水质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类、类逐渐出现在水质“成绩单”上,甚至湖心区域偶尔还会出现类。
    然而,湖水是流动的,管理也是动态的,在2019年10月份左右,还地桥镇监测到三山湖水质有所反弹,以问题为导向的查漏补缺工作就此展开。
    一方面,加强巡查力度,成立区镇河湖长督导专班,建立“领导+专班+河湖长+巡查员”四级联合巡查制度,并强化市商务局等各级督导部门的督导强度;另一方面,沿湖各村的“厕所革命”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打响,全面铺开二三级网管对接。
    就连临湖农家乐也没有漏网之鱼,如国启生态有限公司投入36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在水一方投入10万元购入石英砂活性炭互联过滤罐等,各项创新改造在区镇推广应用,让污水直排三山湖彻底成为历史。
    然而,这并不算万无一失,三山湖作为一个跨区域湖泊,其治理与保护绝非双方各自努力便可达成,黄石与鄂州均有共识,双方携手共治方能事半功倍。
    2020年6月,在黄石方面的积极推动下,三山湖河湖长制鄂黄联席会议在鄂州召开,在这次会议里,鄂黄两地达成“共管、共治、共享”管理理念,一致决定建立鄂黄两市联系工作会议,健全联合巡查机制,双方联合协商解决三山河湖长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共同建设水清、岸绿、景美的三山湖生态环境。

 

  “护得一方青山绿水,守住一片碧海蓝天,临空经济区作为黄石对接武汉的前沿,保护好优良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冶市委常委、黄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三山湖县级湖长王细军说,将要依托三山湖优质水资源,推动临空经济区持续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让碧水蓝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