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推广

黄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时间:2016-08-11

黄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黄石市水利水产局    2005年3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使我市水产养殖生产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和优化,促进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并进一步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养殖证制度为基础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以促进我市水产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1、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黄石市地处幕阜山系北侧江南丘陵带。市区东北滨长江,北障大别山脉,南屏大同山脉。磁湖、大冶湖、保安湖包孕境内,平原低山、岗丘交错其间,形成“南高北低东西平,依山抱湖临江津”的地貌态势。山地由石灰岩构成,平地属第四纪冲积层,土层厚实肥沃;水系由大冶湖、梁子湖、富水三个水系之部分于18条河流及若干小湖泊组成,如蛛网棋枰,利于养殖,利于交通,形成“三山六水一分田”的秀丽自然景色。

黄石市襟江带湖,水量丰富,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本段江宽700—2400米,最深处39米,平均水位16.15米。汛期水位一般为20.00米。长江流经市境31.37公里,平均高程为海拔27.50米。全市共有大小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舒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市境最大的湖泊是大冶湖,流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位于大冶市东南,阳新县西北。流域自南向北倾斜,湖面最大面积为258平方公里;全市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市境主要河流有18条,其中大冶港最长为65.7公里;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265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阳新王英水库、富水水库),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全市水域总面积8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2.7%,其中可养水面60万亩,已养水面53.19万亩。已养水面中湖泊36.41万亩,水库2.13万亩,塘堰4.75万亩,精养鱼池9.80万亩,河沟0.10 万亩。

2、水文气候条件

黄石市的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温  年平均气温17.0℃,气温最高月在7月,平均为29.2℃,最低月在1月,平均为3.9℃,相差25.3℃。

日照  黄石日照时数2000小时,为全年时数的45%。从季节分配看,本市夏季光能资源最丰富,春季最少,冬秋二季相差较少。春季为36%,夏季为55%,秋季为49%,冬季为39%。

无霜期  黄石地区平均无霜期为261天,即从3月7日—11月24日止。

降水量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6.6毫米。季节变化明显,春季(3—5月)降水量为491.5毫米,占35%;夏季(6—8月)降水量为549.2毫米,占39%;秋季(9—11月)降水量为212.3毫米,占15%;冬季(12—2月)降水量为157.7毫米,占11%。其中汛期(5—9月)降水量为836.5毫米,占全年的59%。

相对湿度和蒸发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385.5毫米。

风  历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全年最多风向为东、东南东风,频率为12%。

地表水资源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2.7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量987立方米,为全省人占有量的56.2%。全市湖泊水面面积172.33平方公里。年入境水经流量7500亿立方米。长江干流水质整体良好,但沿市域区岸边有长13公里的污染带。综合类别为Ⅱ类,主要是氨氮和挥发性酚污染。全市主要湖泊中保安湖为Ⅲ类,水质尚可;大冶湖为Ⅳ类,磁湖、青山湖为Ⅴ类,均为重富营养湖泊。

地下水资源  市境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25亿立方米/年,其中78%呈岩溶水,但资源分布不均,70%以上的水量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工业不发达的地区。

地下热水及温泉  市境仅有3处地下热水,分别位于胡家湾煤矿矿坑、大冶章山宗换雨村和汪仁镇章畈村。

水的化学成份  大部分水体的酸碱度为7.2—7.8,偏碱性;溶解氧为2.8—8毫克/升;绝大多数湖泊的有机物耗氧量为16—35毫克/升;氮盐尚感不足;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含量一般;铁的含量较多为0.1—1.45毫克/升;总硬度为5—11德国度。

3、生物资源状况

全市有鱼类10目、21科、93种,其中鲤科鱼类55种,占鱼类总数的59.14%,水生植物27种,底栖生物30余种。湖泊中的浮游动物平均量为96—6549个/升,常见的浮游植物有隐藻、丝状硅藻、放射硅藻、团藻、鱼腥藻等20余种,且均为幼鱼和成鱼所喜食。水生维管束植物有芦苇、芡实、浮萍、莲藕、菱角、水葫芦、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金鱼藻等。

主要经济鱼类有60余种。其中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为主要养殖品种。名特优鱼类有鳜鱼、黄鳝、黄颡、乌鳢、鱼回鱼、银鱼、鱼白鱼、泥鳅、细磷斜颌鲴、河豚、鲟鱼等。水生经济动物主要有螃蟹、青虾、河蚌、龟、鳖、蛙、田螺、水禽等。尤其是阳新的网湖盛产珍惜品种绢丝丽蚌,被称为“中华丽蚌之乡”。2004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达到9.3769万吨。

我市优势水产养殖板块:一是以大冶保安湖为主体的精品河蟹养殖板块,包括保安湖周边湖群(桥墩湖、肖四海湖、扁担湖、兔儿墩湖等)、大冶湖和阳新县网湖、海口湖、舒婆湖等部分优质草型湖泊;二是以阳新王英、富水水库为主体的水库绿色网箱养殖板块,包括大冶毛铺、九桥水库等,主要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鱼回和鳜鱼;三是以大冶东风农场为主体的池塘绿色养殖板块,养殖品种主要是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另外,阳新竹林塘和宝塔湖的珍珠养殖以及大冶汪仁镇和冶钢农场的网箱养殖黄鳝也具有一定规模。

我市主要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一是江北富尔苗种有限公司;二是阳新竹林塘渔场;三是大冶保安湖渔场。这三大孵化基地分布于各县市区的养殖主产区,均能满足当地及周边养殖户的需求。主要繁育苗种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以及鳜鱼、大口鲶、细磷斜颌鲴、丁鱼岁鱼白鱼等。2004年全市繁殖孵化各类水产苗种达12.20亿尾。

二、养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水产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1.全市现有水域总面积8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2.7%,其中可用来发展水产养殖的面积59.96万亩(大冶22.4万亩,阳新35.72万亩,市郊区1.84万亩)。可养水面中其中湖泊258处,面积36.6万亩,水库263座,面积8.3万亩,精养鱼池9.8万亩,塘堰4.8万亩,其他水面0.46万亩。2004年全市养殖面积53.19万亩。

2.200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9.3769万吨,其中大冶市4.5768万吨,阳新县4.2万吨,市郊区0.6001万吨。

3.2004年全市水产行业总产值实现82522万元(现行价),其中渔业总产值73222万元(现行价),按90不变计算为46781万元,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32%(90不变价)。

4.全市现有集体渔场335个,国有渔场14个,从事水产的专业劳动28873人(不含12132人兼业劳力);水产系统事业单位现有正式职工363人,其中从事水产专业的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85人

5.2004年,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

(1)大力发展水产产业化

近几年,我市通过调整优化水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放开水面经营权和产品经销权,支持和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方式发展水产业等政策措施,水产生产和整个渔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一大批有一定规模、一定特色的水产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保安湖开发公司为主体的精品河蟹养殖、以王英和富水水库为主体的绿色网箱养殖、以富尔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名特优苗种繁育,以及以东风农场为主体的池塘绿色养殖四大水产产业集团初具规模。经验表明:建设水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对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及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2)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生产

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是市场和渔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规模效益为宗旨,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我市由产量型渔业向效益型渔业转变,有数量渔业向质量渔业转变,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五年来,我市的河蟹、青虾、龟鳖、鱼回鱼、银鱼、黄鳝、黄颡、泥鳅、细磷斜颌鲴等名特优品种的比例由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

(3)抓好水产科技招标示范项目建设

由市科技局、财政局、水利水产局和农业局共同主持的水产科技招标示范项目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设施为宗旨,经过连续三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拉近我市与省内先进的差距,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水产科技项目联合招标为我市协同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组成“合成军种”,组织大规模农业科技开发战役,提供了有益的宝贵经验。因此,我市把水产科技招标项目作为渔业示范工程抓好、抓实,充分发挥水产科技招标项目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集成、导向、辐射和创新作用。

(4)狠抓水产招商引资

全市水产系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招商渔业,多渠道筹集水产建设发展资金。一是通过敞开湖门、场门欢迎和接纳外地商人来黄石投资;二是各级政府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商人带资金或带苗种来黄石发展水产养殖业;三是通过职工集资和股份合作的形式筹集发展资金;四是开展网上招商。建立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工程,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水产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在原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网上招商;五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沿海和发达地区进行招商考察,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会、洽谈会,印制招商宣传手册,吸引外地客商和资金。这些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

我市渔业执法工作以服务渔业、发展渔业为宗旨,坚持“以法兴渔、加强管理、公正严明、服务渔业”的方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实行经济处罚和重点打击相结合。各级渔政管理人员深入湖区、库区和重点渔区、渔户广泛宣传贯彻渔业法律法规,依法办理“两证”,及时查处渔事纠纷和渔事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反渔业法律法规的行为。与此同时还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要求,在长江禁渔工作中,认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有关政策到位、查处措施到位”,达到了“江中无渔船,岸边无渔具,市场无江鱼”的工作目标要求。

2、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进程缓慢

近些年,我市水产业发展迅速,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但是与省内产业龙头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本市水产品缺乏精品名牌,名特优产品缺规模,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产品在全省、全国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水产品加工滞后

水产品加工与我市渔业资源和现状极不相称,而且表现在低水平的初级加工上,仅限于冷冻及腌干制品,加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低,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3)资源过度开发,水质污染严重

我市的大型湖泊以养殖河蟹为主,但由于投放蟹苗密度过大,对水草等资源破坏严重。另一方面,生产、生活污水对水产养殖水质严重污染。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生态渔业和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行业主管部门缺乏调控手段

渔政管理机构不健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导致对水产苗种、渔药、饲料、水产品生产环境监测,水产品检疫检测等方面已不适应发展要求。

(三)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1)面临的形势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各行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农业。内陆水产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同时,这也为国内水产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70%,水产品出口和加工将会带动水产业的蓬勃发展。

(2)发展潜力

①资源潜力    我市可养水面为60万亩,目前已养水面达到52万亩,尚有8万亩水面闲置,尤其是水库资源。发展水库网箱养殖是今后几年我市水产工作的重点。此外,我市的各类水面的养殖单产水平与省内先进地区仍有差距,通过渔池改造整修和养殖科技的普及等手段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和效益有着巨大潜力。

②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的市场价格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水产品发展前景更好。另外,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这为我国的水产品出口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

③品质潜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放心安全食品意识的逐步加强,追求具有无公害、绿色品牌的水产品将成为水产品市场的主流。目前我市已有无公害水产品品牌3个,水产品注册商标7个。其他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这为我市的水产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水产养殖业前景展望

我市下一阶段的水产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水产办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水产产业化为主线,以渔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名特优水产为重点,切实加强各项水产技术服务。重点建设我市四大优质水产板块,加快我市四大水产集团的产业化进程,继续抓好水产科技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水库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努力搞好水产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上述工作以促进我市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一)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新《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根据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考虑全面实施渔业战略调整和养殖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对我市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养殖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方针与总体思路

(1)尊重历史,照顾现实。  将已经养殖的水域滩涂纳入规划,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战略,同时考虑到目前的以渔为生的渔民和因产业结构、规划调整转入养殖的渔(农)民对养殖水域滩涂的依赖性,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留出足够的养殖区域。

(2)一次规划,分步到位。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

(3)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根据我市水产养殖的各项条件以及养殖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充分发挥本地水域滩涂的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点。

(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根据我市资源分布状况将水产资源丰富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发展重要水域,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妥善处理水产养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使养殖生产符合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的要求,使养殖水域滩涂发挥最佳效益。

(5)规划与调整相结合。  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协调处理个产业水域滩涂的使用纠纷,做到水域滩涂使用明确、产业布局合理。同时,将规划与调整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鼓励养殖区转移至水交换条件好、环境优良的水域。

    3、发展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以下目标:

(1)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

(2)保障养殖渔民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养殖水域滩涂,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滩涂;

(3)合理调整和规划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区域布局规划

1、按照养殖区域的性质,将我市水域滩涂分为湖泊养殖区、鱼池精养区、水库养殖区、塘堰及其他水产养殖区。

(1)湖泊养殖区。总面积36.6万亩,共有258处。主要有大冶的保安湖、大冶湖、三山湖、桥墩湖、扁担塘湖、肖四海湖、兔儿墩湖等以及阳新的网湖、舒婆湖、东西湖、海口湖、赛桥湖、金星月湖、春湖、大湾湖、太白湖、中湖、韦源湖等湖泊。湖泊养殖区的特点是水域开阔,湖底平坦,水质优良、水草资源丰富,底栖生物种类繁多,适宜采取围栏、围网等养殖方式,大力发展养殖螃蟹、鳜鱼、青虾等名特优水产品。

(2)鱼池养殖区。总面积9.8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冶的东风农场、黄金湖、熊家洲、保安镇、还地桥镇、东岳镇、汪仁镇、大箕铺镇、金牛镇,和阳新的竹林塘、兴国镇、韦源口镇、黄颡口镇、陶港镇、富池镇以及市郊的江北农场等。尤其是在大冶东风农场、黄金湖、熊家洲,阳新竹林塘和江北农场,精养鱼池集中连片,其他地区鱼池较为分散。鱼池养殖区水源充足、池形规则、水产养殖技术基础较好,养殖单产较高,效益较显著。可通过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精养鱼池的养殖产量和效益,依托大型水产精养基地建设,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3)水库养殖区。总面积8.3万亩(不含省直管的王英、富水水库),共有263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水库养殖区的特点是水质清澈、水位较深、水位变动激烈、水交换率大,其功能以防洪、灌溉为主,也适宜综合开发经营。可通过发展水库网箱养殖和人工放流增殖相结合的途径,使水库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得到整体提高

(4)塘堰及其他养殖区。塘堰4.8万亩,其他水面0.46万亩。该养殖区的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天然饵料丰富,多为粗放型养殖,产量不高,养殖品种多以四大家鱼为主。可通过大力改造浅水塘堰,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利用率,使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按照我市优质水产优势区域的不同,将我市水域滩涂规划分为保安湖优质螃蟹基地区域、网湖名特水产基地区域、王英、富水绿色网箱养殖基地区域和汪仁沿湖网箱养鳝基地区域。

(1)保安湖优质螃蟹基地区域。本基地区域由保安湖、三山湖、桥墩湖、扁担塘湖、肖四海湖、兔儿墩湖以及东风农场精养基地等组成,养殖面积10万亩。沿湖有大冶市的还地桥镇、保安镇、东风农场以及鄂州市的长岭、东沟镇等。以保安湖开发总公司为龙头,把螃蟹苗种培育、成品养殖、储运、加工、销售融为一体。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着力提高河蟹品质。

(2)网湖名特水产基地区域。本基地区域由网湖、海口湖、赛桥湖、舒婆湖、金星月湖等中小湖群组成,养殖面积10多万亩。沿湖有陶港、富池、枫林、太子、韦源口、黄颡口、兴国镇以及半壁山农场、综合农场等。以网湖渔海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绢丝丽蚌繁育和资源增殖、保护,开发网箱养殖河豚,推广鱼、虾、蟹混养和河蚌育珠。

(3)王英、富水绿色网箱养殖基地区域。王英、富水水库是省辖跨地区大型水库,共有面积13万亩,库区在内有9个乡镇。本基地区域由市、县农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库管理机构,共同规划开发利用。把水库网箱绿色养殖作为重点扶贫开发项目加以扶持。以库区乡镇、村为基本单位,鼓励扶持库区农民,大力发展水库网箱绿色养殖技术模式,增殖水库银鱼等渔业资源。

(4)汪仁沿湖网箱养鳝基地区域。本基地区域面积2000亩,由汪仁镇石家湖垦区(沿湖村、黄荆头村、王叶村)、冶钢农场、熊家洲等地组成。

(三)实施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重视,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水利水产局局长秦永宏同志为组长,副局长侯国兴同志为副组长,市县水产局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和由科技生产、技术推广、渔政管理等机构组成的工作专班,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2、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生产

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规模效益为宗旨,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我市由产量型渔业向效益型渔业转变,由数量渔业向质量渔业转变,有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由产品经济型向产业化渔业转变。

3、抓好水产科技示范项目

进一步加大水产科技示范项目力度,以品牌、绿色为主题,以推进水产结构名特化、养殖技术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绿色化为重点,把水产科技示范项目作为渔业示范工程抓好、抓实,充分发挥水产科技示范户和示范项目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集成、导向、辐射和创新作用。

4、大力发展渔业二、三产业

在搞好基地建设、渔业生产的同时,我们将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好的二、三产业,把生产、加工、储运、信息和科技相结合,形成渔工商、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网络型经济实体,从而推动水产行业的整体发展。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苗种体系建设。巩固常规养殖品种良种基地如江北富尔苗种基地,阳新竹林塘苗种基地,保安湖渔场苗种基地等一批基础好,技术熟练,市场信誉好的优质苗种基地,为本市及鄂东南提供优质苗种。

    二是病害防治体系建设。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水产病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和制约水产生产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加强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和生产,创建鱼病医院和渔类病害检测防治机构,开展咨询服务,把鱼病防治降到最低程度。

    三是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运用,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大技术培训,提高养殖生产人员的素质。继续抓好水产科技招标示范项目。

    四是市场体系建设建城市、县、乡及国际国内纵横沟通的水产专业市场系统,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联合经营机制,保护渔农利益,防止压塘压库,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

五是渔政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渔政、渔船、渔港监督管理,实行休渔期制度,特别是加强长江禁渔工作;进一步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加强水产品市场检疫、检测和管理,保护渔业资源,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保证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